擱置辭職免蠶食收入 月儲萬餘元 3年後換樓

楊氏夫婦「公一份、婆一份」,但楊太有意辭職專心照顧將入讀小學的兒子,楊先生擔心影響生活及換樓計劃。理財專家指父母除陪伴子女成長,亦需考慮實際情況,建議楊太繼續工作,將換樓計劃延後 3年。 記者:甄嘉儀
因夫婦兩人要返工, 5歲兒子主要由同住外婆照顧,楊生為讓家人有更舒適居住環境,加上兒子日漸成長,計劃於同區換樓。
「我希望兒子在成長期間,可以擁有自己的私人空間,現時物業累積了一點升幅,希望趁機換樓,改善居住環境。」

憂家庭收入減

放大圖片
李立基(右)指,若進行換樓計劃,楊太需打消辭職念頭。 梁鑑章攝
李立基(右)指,若進行換樓計劃,楊太需打消辭職念頭。 梁鑑章攝
不過楊太有意辭職照顧兒子,「雖然有儲蓄習慣,但亦擔心太太辭職後,會為家庭構成財政壓力。」楊先生希望同時兼顧換樓,及太太全職照顧兒子的目標。
放大圖片
-個案-
讀者:楊先生( 34歲)/楊太( 30歲)
家庭狀況:兒子 5歲
職業:助理經理/秘書
月入: 2.35萬元、 1萬元
支出: 2.83萬元(月剩 5200元)
資產:現金 16.3萬元、股票市值約 8萬元、自住物業市值 160萬元
目標:換約 250萬元物業
症狀:未有考慮實際能力

分析
買股+儲蓄 3年獲 64萬

CFP認可財務策劃師李立基認為,楊先生目前財政狀況健康,但仍需提高應急錢。「由於小朋友年紀尚輕,每月學費、生活雜費及醫療費開支不輕,現時手頭現金只約 5個月收入,建議加強應急錢至少半年」,即約 20.1萬元,尚欠 3.8萬元,可用未來 8個月的月剩儲起。

行業分散減風險

放大圖片
做好理財計劃,可更輕鬆換樓改善居住環境。 資料圖片
做好理財計劃,可更輕鬆換樓改善居住環境。 資料圖片
雖然楊先生月剩 5200元,但每月家庭支出不少(見圖),若楊太辭職,對家庭即時構成財政壓力,因其家庭收入將由 3.35萬元,減至 2.35萬元,不足應付每月 2.83萬元開支。若要換樓,楊太需打消辭職念頭,並將計劃延後 3年實施。
去年初,楊先生開始月供 5000元投資傳統藍籌股,如滙控(005)、港鐵(066)及中電(002)等,現值約 8萬元。李立基認為,月供集中藍籌優質股份,但分散不同行業,有效分散風險。假設年回報 5厘,月供 5000元, 3年後將增至 28.7萬元,再加上每月儲蓄 5200元及現有 16.3萬元,共得 63.7萬元。

楊氏夫婦持有股票

中電(002
股數: 360 上周五收市價:$53.65 現值:$1.93萬

滙控(005
股數: 450 上周五收市價:$85.85 現值:$3.86萬

港鐵(066
股數: 510 上周五收市價:$26.90 現值:$1.37萬

中石油(857
股數: 1350 上周五收市價:$8.67 現值:$1.17萬

楊氏夫婦 3年後投資回報

-股票現金-
現有金額:$8萬 年回報: 5.00% 預計可得:$9.3萬

月供金額:$5000 年回報: 5.00% 預計可得:$19.4萬

現有金額:$16.3萬 年回報: 0.01% 預計可得:$16.3萬

每月金額:$5200 年回報: 0.01% 預計可得:$18.7萬

合計:$63.7萬

置業建議
首期五成減供樓壓力

若楊先生以樓換樓方式換樓,將自住的物業以 160萬元賣出,減去尚餘欠銀行 64萬元,套現 96萬元,扣除釐印、律師費、裝修等開支約 15萬元,尚有 81萬元可應付首期支出。

賣自住物業套現 96萬

放大圖片
假設新樓樓價 250萬元,承做七成按揭,供款年期 20年,貸款額 175萬元,實際按息 2.5厘,月供 9273元,較現時供款開支 4300元,增加逾倍(表 3)。
即使楊太繼續出外工作,惟新供款將清空現時月剩,建議暫時擱置。
由於市場預期未來 1年,按息有上調的空間,若換樓後實際按息上調至 3.5厘,月供將增至 1萬元,楊氏夫婦沒有餘錢負擔供款的增加。

按息勢上調增加供款

放大圖片
李立基建議,延遲 3年換樓,假設自住物業保持 160萬元,屆時尚欠銀行約 50萬元按揭,可套現 110萬元,再加上投資及儲蓄 63.7萬元,共 173.7萬元。
為減輕月供壓力,楊先生屆時應減低按揭額,付五成首期,以 250萬元樓價計算,即 125萬元。將 173.7萬元減去 125萬元首期,餘下 48.7萬元,部份可作換樓雜費及應急錢。
如果 3年後向銀行承做五成按揭,借貸 125萬元,實際按息 2.5厘,分 20年攤還,月供 6624元。至於供款增加的 2324元,宜節省娛樂開支,或由月剩支付。

家庭溝通
考慮實際情況家人想法

不少在職婦女在子女成長期間,或會出現辭職念頭,以便專心照顧子女。明愛向晴軒督導主任郭志英表示,最重要是夫婦多溝通,聆聽與尊重對方的想法。她建議商討婚後是否繼續工作或全職照顧子女問題時,除考慮實際情況,亦可以試探方式了解對方想法。「如夫婦在一些問題上有爭議,可先嘗試說服對方,拉近大家思想上差距。」之後再商討有否其他雙方接受的方法,如請工人或於子女上學期間兼職等。

Comments

Popu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