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仁超- 投資者筆記2010年9月13日 小心信貸危機重臨

9月12日,週日。 金融海嘯兩週年,不少投資者真系死過翻生。

每次聯儲局減息,最終股市、樓市及經濟都有反應,但這次聯儲局由2007年8月的5.25厘減至08年12月的0.25厘卻沒有反應,才帶來去年3月的量化寬鬆政策。 此乃不祥之兆,近期股市大幅波動更令人擔心,但二次尋底歷史上很少出現;道指則形成敏感三角形【圖】。
 
曹仁超- <wbr>投资者笔记2010年9月13日

過去十年金價升331%、債券升95%、商品(CRB指數)升84%、通脹升29%,標普五百跌15%、納指跌45%,恆生指數則升25%。 未來十年又如何?
政府借錢殺雞取卵
日本政府負債在1990年相等於GDP 57%,今天相等於GDP 200%。 日本今年名義GDP同十七年前一樣,由於政府借錢,搶走了私人企業的投資資金,形成失落二十年,而類似情況正在美國重演。 Strategic Economic Decisions主席Woody Brock認為,政府負債增長率不能高於GDP增長率,不然將破壞整體經濟。 今年美國政府財赤相等於GDP 9%(去年相等於GDP 12-13%),估計未來十年每年財赤不少於1萬億美元,相等於GDP 8%。 政府部門樂觀估計未來美國GDP每年仍上升3%,即2015年政府負債18萬億美元,超過GDP 100%,到2025年(或更早)便達到目前日本情況。 政府伸手借錢有如「殺雞取卵」!
2008年第三季美國政府及私人負債水平達GDP 358.2%(日本政府負債水平雖已達GDP200%,但日本私人負債水平不高),已超過1933年的299.85%,此乃造成金價走向1300美元之理由。
-------------------------------------------------- ------------------------------

近年美國企業透過節省人手,令企業純利急升支持股價由去年3月起上升,上述做法卻令失業率無法改善。 經過二十五年信貸膨脹(1982年到2007年),貝南奇還可做什麼?!兩年期債券息率已由08年9月的4.5厘降至目前的0.54厘,未來仍可降多少? 棉花價創十五年新高,小麥價6月至今上升100%,農產品售價急升,局限了聯儲局的寬鬆政策。 小心信貸危機又再返來!
-------------------------------------------------- ------------------------------
1981年起是香港勞動階級走向受苦期的開始,1997年8月則輪到香港中產階級開始走向苦難,而且沒完沒了。 今天全港財富已漸集中在10%人手中!
面對去槓桿化環境,並非單靠量寬政策便可解決,證明了我們不能靠製造另一個泡沫去抵消前一個泡沫爆破。 今天美國的問題是2001年起透過減息、美元價下降及減稅所製造出來的地產泡沫,雖然在2003年到2007年曾抵消了科網股泡沫爆破的影響,但當地產泡沫爆破便帶來了金融海嘯,破壞力更大! 透過增加負債令資產價格上升而令GDP增長的遊戲,1985年到1990年日本玩過、1990年到1997年香港玩過,2001年到2007年美國亦玩過,結果都大同小異。 2009年美國GDP 14.34萬億美元,較08年升0.1%;私人負債42.45萬億美元,較08年升3.5%(增加1.44萬億美元);政府負債8.6萬億美元,較08年升17.6% (增加1.29萬億美元)。 上述情況可維持多久? 如果靠借錢消費便可長期維持經濟繁榮,呢個世界實在太太太太太美好矣。 透過增加財赤去刺激經濟,短期有效,長期害多於利。
佛利民2006年逝世,他的貨幣學派理論到2007年面對批評,普林斯頓大學的Alan Blinder及哈佛大學的Martin Feldstein已展開猛烈攻擊,一如70年代貨幣學派猛烈攻擊凱恩斯學說,而貝南奇相信將是最後一位信奉貨幣學派的聯儲局主席。 首先,各位須明白「金錢」的三大功能:1. 交易中介;2. 計算單位;3. 儲存價值。 在現代社會,人人變得專業化,已無法自給自足。 例如我老曹寫文章去換錢,然後將錢交換日常所需,或把它存下來用作日後消費。 利率下降會減少我老曹的儲存慾望、增加消費慾望;如利率高於通脹率2厘,卻會增加儲蓄慾望,利率低於通脹率又會刺激消費欲。 政府正是用此方法去調節供求,壓抑通脹或阻止通縮出現。 但當利率跌至接近零後,上述作用便消失。 另一方法是增加貨幣供應或抽緊銀根,令人們擔心手上的錢購買力下降而去投資房地產或股票,借此影響經濟景氣或增加儲蓄。
貨幣學派理論存在缺點
貨幣學派的缺點是:此舉無法提升一個國家的競爭力或生產力。 每次危機過後政府透過增加信貸,把資金塞到不應獲得資金的人手中,透過他們投資,假裝一切冇事發生,但實際問題從沒有解決。 到最後,通用汽車必須重組,房利美、房貸美亦出事……政府補貼美國人提早換車、向供不起樓者提供低息貸款,以及向金融界購入永遠不會歸還的呆壞賬,是否便可解決問題? 長期應用增加信貸方法,結果令資金流失到別國,產生貿易不平衡即目前的狀況。 當人民或政府負債升到某個水平,貨幣學派理論便不再生效(當你已經沒有錢,不會再擔心它貶值或升值而去投資或消費)。 今天美國新屋建造量只及全盛期一半、汽車銷量只及五年前的60%,在此情況下,美國經濟如何能好起來?
日本迷失二十年只影響自己,因為日本只是一個出口大國,入口以原材料為主。 美國是入口大國、世界經濟火車頭,帶動不少國家(包括中國)GDP增長,美國一旦陷入失落世代,影響遍及全球。
1971年一美元兌360日圓、1982年兌277日圓,日本經濟仍受得住。 到1995年一美元兌78日圓,日本便受不了,引發通縮。 今年9月14日日本人又再選首相,過去二十年日本首相頻頻換人,就是沒有一個能再搞活日本經濟。
今年第二季中國GDP已超過日本(但中國人口是日本十倍)。 中國已成日本產品最大出口國,占日本總出口20%,估計到2025年將占日本總出口35%。 2009年上海GDP亦超過香港的2100億美元(但上海人口是香港一倍),估計到2025年上海人均收入可同香港人看齊!
現代社會應看清形勢,再不是勤勤力力便可致富。 70年代初期我老曹常取笑銀行的廣告:什麼儲蓄可以致富,都是騙人的過時概念。 例如1990年仍不肯放棄日股的本港投資者、2000年仍執著科網股概念者,真系蝕死多過病死。 1971年美元同黃金脫鉤後,那些不信高通脹期來臨者,過去四十年已付出沉重代價。 2007年10月開始美國股票及房地產價格大挫,債券則大升,訊號已十分清晰。

Comments

Popu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