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老林投資者日記2010年11月3日


《經人》發現港樓次「貴」
畢者推介
■香港樓價不斷上升,豪宅價格更是令人側目,但筆銘指出,地產商的發展其實已今非昔比,並預期新地20年後新地將以收租為主,賣樓為副。 請看他在34頁的「筆聞集」中詳細分析。
■新股市場熾熱,大家最近可能都躍躍欲試。 阿梅在「財經DNA」專欄中指出,新股通常在上市後表現更強勁,平均回報比首日上市要高一倍。 她在42頁為我們點出了兩個可能性。
■新興市場現在已成為全球經濟動力,為首的是由中國、印度、巴西和俄羅斯組成的金磚四國。 到底怎樣的「磚頭」才可變成「黃金」? 張宗永在41頁的「一瓢集」中為我們仔細剖析。
11月2日,週二。 隔晚美股先升後回順。 中美製造業數據均勝預期,刺激道指早段一度急升125點,惟市場等待美國中期選舉結果,以及聯儲局議息後推出第二輪量化寬鬆措施(QE2)的規模,入市態度轉趨審慎。 道指收市升幅大幅收窄至只有6點,納指更輕微低收2點。 港股呈牛皮膠著狀態,全日輕微高收18點或0.1%,收市報23671點,成交金額進一步萎縮至762億元。 國企指數輕微上升15點或0.1%,收報13523點。 期指上揚41點,收報23677點,由低水轉為高水6點。
特首施政報告「無料到」,即使港府官員個個苦口婆心,開口埋口都是樓市泡沫的「溫馨提示」,樓市照樣價量齊升。 幸好銀行開始「識驚」,知道高樓價對按揭貸款組合帶來的風險不容低估,渣打帶頭調高銀行同業拆息(HIBOR,簡稱H)按揭計劃的息率,全期由H+0.7厘,上調至H加0.8至1厘,加幅介乎10至30點子。
昨天談樓市泡沫,渣打同日宣佈調高按息。 既講開泡沫,一不離二,再補多筆。
《經濟學人》早前發表了一份關於環球房地產的調研報告,針對世界各地樓市偏離「合理水平」多遠作了一些比較。 《經人》所用的指標,主要是租金回報率,從物業投資產生的現金流衡量樓價。 報告最搶眼的地方,是香港在全球最「貴」(偏離合理值最遠)樓市榜上高踞第二位,僅次於澳洲。 在《經人》的計算下,本港樓價「偏高」(overvalued)程度達58.1%〔十大最「貴」樓市排名見附表〕!
《經人》的結論,看在本港「地產大好友」眼中也許得啖笑,甚至有站出來跟該刊理論的衝動。 然而,香港樓價近年升勢明顯加快,最近已有人喊出:港島區住宅呎價萬元以下快成絕響! 老畢昨天說泡沫難計,正正就是這個原因。
然而,在下反思「寸土尺金」一文,發現論點不無破綻。 老畢說,資產價格必須包含一些「理性」不能解釋的元素,才稱得上泡沫。 想深一層,此話只說對了一半,有必要略作補充。
理性預期瘋狂行徑
歷史上著名的泡沫,形成之初大都建基於理性預期。 以大家記憶猶新的日本房地產狂潮和科網泡沫為例,開始時都十分「理性」。 日本地小人多(歷來如此)、泡沫初期東瀛經濟表面看來如日方中(上世紀八十年代,日本自以為可以向美國說不),當地物業有價有市,誰能說不理性? 瘋狂的並非支持樓價上升的理據,而是東京日本皇宮的地價,在顛峰期足以將整個加州房地產市場「吞」下!
在十餘年前聽來,資訊科技必令人類社會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這句話,理性不理性? 閣下只須反問自己:「今天在辦公室、安樂窩以至一個人在途上,沒有internet,我還能過日子嗎?」

十多年前那句話理性不理性,答案不已寫在牆上?
與日本房地產一樣,科網熱瘋狂之處不在互聯網徹底改變世界這個預期,而在分毫未賺無「值」可「估」的科網股。 P/E? Who needs P/E? 這,才是泡沫中非理性的元素。
只要是有人的地方,房屋就有需求。 香港目前的樓價是否像《經人》所言,「偏高」程度達到58%,問黃志祥和問「無殼蝸牛」,答案肯定南轅北轍。
記不起是誰說的,識驚就唔使驚。 當港島區住宅呎價萬元以下快成絕響這句話,有朝一日像股市當年P/E? Who needs P/E? 那樣,成為樓市「估值」的新標準,香港樓市泡沫也許便離爆破不遠了。
昨天提到,全球五大央行本周先後開會議息,各位要多加留意。 話音未落,為議息周揭開序幕的澳洲央行,先來一個下馬威,「意外地」宣佈加息四分一厘,令官方利率上調至4.75厘,為六個月以來首次加息。 該行解釋,關注到採礦業推動的就業暢旺,可能導致經濟有較強的增長,從而使通脹加速,因此有必要加息控制通脹風險。
根據彭博的調查,在受訪的二十四名經濟師中,只有七人預計會加息,所以澳洲央行的決定頗令市場感到意外。 受加息消息刺激,澳元價顯著上揚。 澳元兌美元升穿一算水平,高見1.0013,創二十八年新高。 澳元兌日圓亦急升,突破80關口,高見80.72日圓。
澳洲加息不意外
對老畢而言,袋鼠國加息的決定,算是「預期之內」。 10月22日拙文指出,近年中澳兩國經貿往來日趨頻繁,中國早已成為澳洲的「大客仔」,對袋鼠國經濟有極大的牽動作用。 此前,人行「出爾反爾」提早加息,內地第三季數據反映經濟軟著陸成功在望,惟中國馬首是瞻的澳洲,11月加息機會頗大。 再者,中國、歐盟及美國的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齊齊上升,反映全球製造業持續擴張,看在澳洲央行眼裡,環球經濟未必如想像般差,免了加息不少後顧之憂。
順帶一提,金磚四國之一的印度,央行在今年內第六度加息,是亞洲國家中收緊銀根態度最積極的一員。 印度回購利率即日上調四分一厘,至6.25厘;反回購利率加幅亦相同,上調四分一厘,至5.25厘。
見報日是美國的「大日子」,國會中期選舉應有初步結果;本港時間週四凌晨,則輪到QE2開大開細揭盅。 對金融市場來說,中期選舉是「頭盤」,QE2才是「主菜」,但經過聯儲局官員不斷「放風」、「試探」,QE2在市場上已「預演」了至少一個月,什麼shock-and-awe、incremental tactics、language variations,在投資者腦海中已不知反覆「排練」了多少遍,不管聯儲局最終使出的是「佛光初現」還是「萬佛朝宗」,都算不上什麼surprise,再講就買定離手等結果更實際。
倒是中期選舉值得一提。 記得在2008年北京奧運之前,老畢在網上博彩公司看過一些盤路,發現賭中國在金牌榜上稱王的勝出賠率,於開幕前一刻降至低於美國的水平,令中國成為金牌霸主大熱。
老畢當時以為,美國實力跟中國只在伯仲之間(04雅典奧運美國在金牌榜上仍舊壓倒中國),卻比中國有分頭;基於值博率較吸引,老畢決定「一注獨贏買美國」;神州國運興隆體運亨通下,在下當然輸個一僕一碌。
今次美國國會中期選舉,從網上預測市場Intrade的盤路來看,共和黨重奪眾議院控制權,大可「封盤」,因為以Intrade走勢看,開出這個結果的機會率達九成以上,民主黨要絕地反擊,難若登天。 唯一仍可一「賭」的是,共和黨大勝抑或小勝。 盤路顯示,共和黨眾院議席淨增長七十席或以上,市場給予的機會率僅略高於二成半。 換句話說,一旦出現這個結果,意味民主黨在眾院輸得一敗塗地,算是爆了一個小小的冷門。
毕老林投资者日记2010年11月3日

Comments

Popular Posts